◈ 第3章

第4章

「亂世?」

一旁劉三吾敏銳地捕捉到了這個關鍵。

「如今大明正是鼎盛,北元已經被趕到漠北,不需幾年便可天下太平,怎麼可能出現亂世?」

「劉爺爺說的對,當今陛下天縱之資,如今更可成為洪武之治,但是在盛世下,巨大的隱患就是陛下本身。」

朱壽侃侃而談,而朱元璋的雙眼眯了起來,他倒要看看,這小子還有何高見?

「幾乎是所有明君的通病,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包括如今陛下,越是雄韜武略,越是長壽,他們對太子的要求也就越高。」

「哼,這你可說的不對。

始皇帝不立太子,導致死後遺詔被改;漢武帝因巫蠱之禍株連甚多;至於唐太宗,本就是以政變即位,給唐朝開了個好頭。

如今陛下豈能不如他們?」

朱元璋冷哼一聲,語氣中雖有不屑,但滿臉驕傲,明顯覺得自己的功績不下於那三位。

「如果陛下現在死了,評價肯定能超過那三人,可惜……」朱壽嘆了口氣,對即將發生的事表示十分無奈。

朱元璋看着朱壽,牙恨的痒痒的,要不是不想暴露身份,早把他送到總廟裡,讓他待幾年長長記性。

剛說標兒要死,現在又來咒他死是吧。

「到現在為止,陛下亦算得上明君,可當太子病逝後,為了皇位的正常接替,陛下會拔掉他以為新皇帝根本不能掌控的臣子,那時候就是毫不留情。」

「新皇帝?」

劉三吾沉聲道。

他看了眼朱壽,腦海突然想到一個年齡相差並不大的孩子。

要是按陛下的風格,百分之百會將皇位傳給如今的皇孫朱允炆。

朱元璋也是沉默,這確實是他會做的事,他太懂手下那群淮西將領們的心思了。

朱允炆算勉強能繼承他留給標兒的遺產,畢竟親戚關係都在。

「而我華夏歷史數千年,主弱臣強會有什麼隱患相信我不必多言了吧。」

「權臣還有後宮干政。」

朱元璋平靜地說出這八個字。

他會因為擔心出現這種情況,為了大明的江山,他只能讓弟兄們先下去等他。

朱元璋看向朱壽,這次眼神中卻滿是欣慰。

能懂他的人不多,更何況是自己的孫子。

「是,不過陛下一旦對可能出現的權臣動手,朝堂和地方的局勢豈不是又變了?」

朱壽笑問。

「你是說藩王?」

朱元璋注意到了朱壽的提示。

大明除了藩王,其他地方軍政實權都在**,他本身就是想讓子孫們衛戍邊疆,而且皇子們相對外人更值得信任。

「就算是小皇帝即位,那些藩王是叔父,又豈會來拉下臉奪取皇位?」

朱元璋不肯相信,這是他精心考量的事,不可能出現紕漏。

「可若是皇帝先動他們了呢?

西漢當年七王之亂,可是歷歷在目。」

這倒是有可能,朱元璋緩緩點頭,默認了這件事的可能性。

因為在這時就有不少官員上書談及藩王權勢過大的問題,他全部都將事情壓了下去。

倘若換了個皇帝,這種事只會層出不窮,除非朱標順利即位。

而一旦國家內亂,到時候強盛的國力反而會成為戰爭的催化劑。

能看的這麼遠,朱元璋倒是越來越欣賞朱壽了。

「那亂世我們能作何準備?

朱元璋已經過了生氣的時候了,他又何必跟小孩子一般見識。

他現在更感興趣的是,這小子還能說出什麼花來。

至於標兒現在身體狀況如何,等他回宮,一切都會清楚。

朱壽從屋裡牆上揭下一張地圖,然後在院子里的石桌子上展開。

「首先我們壽州離應天府太近了,不能在朝廷眼皮子底下行事。」

「我挑選了兩條逃亡方向,一條是從應天府坐船到江陵,然後進入巴蜀之地,那裡天生適合割據。」

「還有一條,是從此沿着海岸線南下,到達湖廣,這一路就是可能會遇到海盜,走陸路的話也不好走,要是爺爺之前走過那就好說了。」

「爺爺,選哪一條比較好?」

朱壽抬頭詢問道。

朱元璋指了指四川,朱壽也連忙點頭:「四川是天府之國,其中的糧食也足以自給自足。」

「到時候我們把入川的道路一破壞,哪管中原哪家藩王起兵,咱們在四川做自己的土皇帝。

到時候誰贏咱們幫誰,保證榮華富貴。」

「你想做皇帝?」

朱元璋突然氣笑了。

「亂世嘛,自保能力還是要的。」

朱壽把地圖一卷,帶着兩人來到院子後面,幾間屋子都緊閉房門。

朱元璋嗅到了一絲不同尋常的氣味兒,但心裏還是穩妥的很,這小孩子最多玩點過家家之類的。

打開門,朱元璋看着高高堆起的糧袋,伸手掂量了一番,眉毛挑了挑:「知道存糧,不錯。」

「嘿嘿,還不止呢?」

朱壽帶着朱元璋來到堆砌的箱子面前,從裏面拿出一桿細長的武器。

朱元璋的臉色瞬間凝固,蒲扇般的大手直接按住朱壽:「你從哪兒搞來的火藥?」

「爺爺,別急,還有好東西。」

朱壽將銃背在身後,來到最後珍藏的袋子面前,打開時就連朱元璋都倒吸了一口冷氣。

那是一整袋潔白如雪,堪比貢鹽的精品。

「槍,糧,鹽,亂世三大寶。」

朱壽還沒笑多久,就被朱元璋和劉三吾聯手抬了出去。

「你知不知道囤積這些東西是殺頭的死罪?

誰給你的?

老實交代!」

朱元璋坐在桌子旁,義正言辭地審問道。

「我說了,爺爺也不會信。

他們就是我屯的,這種銃,就是搜遍大明也不可能搜出一桿一樣的。」

朱壽一臉委屈。

「你還真想造反?

大明有什麼對不起你的?

況且大明名將如雲,你這不是自尋死路?」

朱元璋笑道。

「爺爺,理由我都說了,過些年天下就亂了,我真的只是自保,只想帶你去安享晚年,最起碼得有安身立命之本。」

「到時候咱們私下招募家丁,訓練成死士,一路互送咱們去成都,也省得朝廷內亂波及到我們。」

朱元璋嘆了口氣:「瓜慫,看來是我對你教育不夠,上家法。」

頓時,院子里發出殺豬般的慘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