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本小說推薦大明:距離滅國還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 第21章

《全本小說推薦大明:距離滅國還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 第49章

全本小說推薦大明:距離滅國還有七天?
他坐吃等死了資源作品風格搞笑,構思大膽,腦洞清奇,區別於傳統的總裁文,作者文盲寫小說脫離套路,用個性化描寫手法和不一樣的角度描繪出了一個既啼笑皆非又感人至深的故事,大膽的構思也讓人眼前一亮!
誠摯推薦,這是一本值得追捧的精品好書。
…《全本小說推薦大明:距離滅國還有七天?
他坐吃等死了》第21章免費試讀一件件火器從不遠處的兵器局和內府的兵仗局送來,戊字庫的人檢查沒問題後,入庫造冊登記。
火器以火繩槍和火銃為主,剩下的是配套的鉛丸和火藥。
在范景文的指揮下,工部的匠人們將一件件火器從倉庫中搬運出,交到錦衣衛手中。
再由錦衣衛或搬,或推到崇禎面前一字排開。
為了皇帝的安全,錦衣衛不能讓這些匠人在皇帝面前觸碰火器,一旦發生發生意外就是誅九族的大罪。
等搬的差不多了,范景文開始介紹。
「陛下,這是紅夷大炮!」
「陛下,這是佛朗機炮,佛朗機銃……。」
崇禎邊聽邊看,對明軍的火器有個大概了解。
首先是紅夷大炮,它屬於舶來品,根據葡萄牙的艦炮改進而來。
後期學者研究表明,這種改進型的銅鐵複合炮是十七世紀最好的火炮之一。
崇禎看着碩大的銅鐵複合炮,心中稍稍安定些許。
有這傢伙在,守城才有底氣。
缺點也很明顯:貴+重。
若是用高強度的鋼製作火炮,成本和重量會降低,性能反而會增加。
「京師有多少紅夷大炮?」
「回陛下,有二十四門紅夷大炮!」
「製造一門火炮需多長時間?」
「需半月左右。」
來不及了,就算來得及崇禎也沒有改造火炮的計劃。
他是文科生,在這個工業基礎十分薄弱的朝代造不出鋼炮。
明朝能鍊鋼,但煉不出能造火炮的鋼。
無論天工開物里的炒鐵爐,還是坩堝鍊鋼法煉出來的鋼鐵都無法製作火炮。
雜質太多導致鋼鐵太脆,很容易炸膛。
雜質多的原因不是技術不行,是煤炭中硫磷含量高導致的。
此時的西方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可是隨着西方基礎工業的發展,他們找到了煤炭脫硫脫磷的方法。
自那時起,中國冶煉技術和火炮技術開始全面落後於西方。
「這是手銃,鳥銃(火繩槍),三眼手銃…..」范景文繼續介紹。
「等等!」
崇禎指着其中一件火器問道:「你說這是自生火銃?」
「是陛下,此銃由畢懋康在崇禎八年製作而成,不用明火就能引燃火藥射出彈丸,工部小批量生產後存放至今。」
崇禎拿起自生火銃仔細觀察。
自生火銃的結構與其他火器相比略顯複雜,原來點火的位置被一塊金屬板,有彈性的金屬撥片和火石佔據。
由於年久失修,金屬撥片早已銹跡斑斑沒了彈性。
這特么不就是燧發槍嘛?
有了這東西,遠了不說,最起碼可以統治世界兩百年!
他把自生火銃扔到范景文手中,問道:「為何沒有大批量生產?」
「回陛下,臣剛到工部任職時也發現了此槍的特殊之處。
臣當時想批量製作,經過焦勖演示後才發現此槍的缺點。
首先火石昂貴,工部每年撥付的款項本就不足,沒有多餘的錢採買火石。」
「且此銃有許多不合理之處,如火石易掉,無法點火,火石碎裂,彈片斷裂等。
於是時任工部尚書的張鳳翔將此銃收於庫中,不曾啟用。」
「原來如此。」
崇禎點頭的同時也放下了心。
這些問題看起來很棘手主要由於設計不合理造成的,所以改造起來反而不麻煩。
假以時日,改造歸來的燧發槍肯定能讓大明軍隊橫掃歐亞,揚名世界。
「除了火炮,其他的火器依次測試。」
崇禎吩咐范景文。
小說《大明:距離滅國還有七天?
他坐吃等死了》試讀結束,繼續閱讀請看下面!!!